肝臟是人體主要的代謝器官,其疾病也多種多樣,如肝炎、藥物性肝損傷等。在肝病治療過程中,常用到保肝藥物。臨床上的保肝藥種類繁多,作用機制也差別很大,很多藥物都有治療的傾向性。筆者根據(jù)多篇指南及共識,結合臨床經(jīng)驗,給大家一些保肝藥物的選擇建議。
1.解毒類保肝藥: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還原型谷胱甘肽等。這類藥物可促進糖、脂肪及蛋白質(zhì)代謝,并影響細胞的代謝過程,減輕組織損傷,促進修復。其中,N-乙酰半胱氨酸在2004年經(jīng)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批準,成為目前唯一用于治療對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的解毒藥物。
2.修復肝細胞膜類:包括多烯磷脂酰膽堿。本藥通過直接影響膜結構使受損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復正常。病毒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病均可使用該藥,其中以膜損害為突出特征的酒精性脂肪肝更為適合。
3.抗氧化類:包括水飛薊素類、雙環(huán)醇。水飛薊素具有保護細胞抗氧化應激所致自由基損傷的作用,可作為有效治療特異性肝臟疾病的輔助藥物。同時,水飛薊素可以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RNA水平,并可輔助增強干擾素抗病毒作用。雙環(huán)醇的肝保護機制較多,對化學性肝細胞損傷、酒精性肝損傷、脂肪肝、肝部分切除以及免疫性肝損傷均有保護作用。
4.利膽類:包括熊去氧膽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膽酸能夠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進而使膽固醇結石逐漸溶解,可全面改善膽汁淤積的血清生化指標,促進原發(fā)性膽汁性膽管炎患者肝內(nèi)的膽汁從肝細胞分泌到膽小管,從而降低細胞內(nèi)疏水膽酸的水平,起到保護細胞膜的作用。腺苷蛋氨酸為人體組織和體液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生理活性物質(zhì),有助于防止肝內(nèi)膽汁淤積。有膽汁代謝障礙及淤膽型肝損傷者,可選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需要注意,熊去氧膽酸僅能用于膽固醇結石,而不能溶解膽色素結石、混合結石及不透過X射線的結石,并且膽道梗阻是該藥的禁忌癥。
5.抗炎類:包括甘草酸制劑,如復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銨、異甘草酸鎂等。甘草酸制劑具有類似糖皮質(zhì)激素的非特異性抗炎作用,但無免疫抑制功能的不良反應,可保護肝細胞和改善肝功能。病毒性肝炎以及急性藥物性肝損傷是其適應證。肝切除術后護肝藥物的使用應以抗炎類為基礎,也可聯(lián)合使用其他機制的保肝藥物。甘草酸制劑有類醛固酮樣作用,因此嚴重低鉀血癥、高鈉血癥、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壓及心衰都屬于該藥的禁忌癥。
使用保肝藥物時應注意,要根據(jù)不同病因及病情選用合適的藥物,如藥物毒性損傷時優(yōu)先選擇解毒類,酒精性脂肪肝優(yōu)先選擇修復肝細胞膜類,膽汁淤積時優(yōu)先選擇利膽類。大部分保肝藥物還要經(jīng)肝臟代謝,因此聯(lián)合用藥不宜品種過多,尤其是同一作用機制的藥物最好不要聯(lián)用,以免增加肝臟負擔。待病情平穩(wěn)后,逐漸減少保肝藥物的品種。
最后提醒,保肝藥僅作為肝病治療的輔助藥物,不要過度依賴,去除病因才是關鍵。例如病毒性肝炎仍要以抗病毒為主、酒精性脂肪肝應戒酒、藥物性肝損傷要充分權衡是否停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