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期內增加甜食攝入量也會加大患炎癥性腸病的風險,對人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阿爾伯特大學的卡倫·馬德森團隊對小鼠進行實驗。他們發(fā)現,與那些均衡進食的小鼠相比,連續(xù)兩天攝入高糖飲食的小鼠更容易患上化學性結腸炎,且癥狀嚴重。
卡倫·馬德森表示,富含纖維的食品能夠為“好”細菌提供養(yǎng)分,并產生短鏈脂肪酸,這對于有效的免疫系統反應非常重要。增加高糖飲食,減少纖維攝入,會給大腸桿菌等“壞”細菌留下生長空間,導致身體發(fā)炎,弱化免疫系統反應。研究發(fā)表在《科學報告》期刊上。
研究人員提醒公眾,該研究結果與許多腸病患者的病情一致,短期糖分攝入的確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即使是整周都均衡飲食,到周末用垃圾食品放縱自我的人,這種做法也不可取。馬德森說:“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是最難的事情之一,即使這有助治好他們的疾病。因此,人們不妨考慮把短鏈脂肪酸當作一種膳食補充劑來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