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年末開始,COVID-19疫情逐步席卷全球,給全球的社會、經濟、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每年春季,均是我國高校開展研究生復試的時期,在疫情防控形勢下,是否開展研究生復試、如何開展研究生復試成為高等教育領域和社會關注的熱點。
一、研究生復試的意義
研究生復試是研究生招生考核評價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按照教育學中布魯姆目標分類法,教育目標分為三大領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在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可以分為從低到高的六個層次: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在國際醫(yī)學教育中,一般把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對應為為知識、技能和醫(yī)學職業(yè)素養(yǎng)3個領域。
在研究生入學考試筆試中,按照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主要考察的是認知領域的記憶、理解,此外就是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的一部分。按照醫(yī)學教育的通行分類方法,主要考察的是知識部分。這對于選拔研究生這樣的高層次人才來說,考察肯定是不夠深入的。我們還需要通過復試來重點考察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領域,此外還需要進一步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方面的情況,保障合格的學生進入到研究生培養(yǎng)體系,這就是復試的重要意義不能被輕易取消的重要原因。
二、復試的考核評價技術
在教育領域,考核評價技術一直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以期對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作出有效的評價。這些技術在研究生復試領域得到不斷應用,與研究生入學考試筆試一起,形成對學生的綜合評價。
比如在醫(yī)學教育領域,為了加強對臨床型研究生的技能方面的綜合考察,我們在復試中引入了客觀結構化臨床多站考試(Obstru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以更好地考察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在部分站點中,甚至會用到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所謂標準化病人是指那些經過標準化、系統(tǒng)化培訓后,能準確表現(xiàn)病人的實際臨床問題的正常人或病人,運用標準化病人除了對學生的臨床技能進行考核外,還可以考核學生與病患的溝通交流能力以及關愛患者的意識。
除了傳統(tǒng)的復試面試外,近年來我們也發(fā)展了迷你多站面試(Mini-multiple interview, MMI), 通過多站結構化的面試,更加全面地考察學生的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比如在我校臨床醫(yī)學培養(yǎng)模式改革試點班博士申請審核制招生面試的迷你多站考試中,我們會通過在醫(yī)學訓練模擬器上示范動作,然后讓學生重復,以觀察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此外還會設置個性心理特征站點,數(shù)名學生與心理醫(yī)學科醫(yī)生進行小組討論,以觀察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與未來學習專業(yè)的適應性。
這些考核技術既彌補了筆試考核覆蓋點的缺陷,又能保障我們更加精準地選拔出有專業(yè)發(fā)展?jié)撡|的人才。
三、疫情之下遠程復試的探索
新冠疫情襲來之后,我國高校積極應對,組織了有效的線上教學。根據(jù)教育部高教司的調研,截至4月3日,全國在線開學的普通高校共計1454所,95萬余名教師開設94.2萬門、713.3萬門次在線課程,參加在線課程學習的學生累計達11.8億人次,將近70%的學生對在線教學表示滿意。意外的收獲是也有效地推進了教改。以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為例,在對教師的調查中,受調查教師普遍認為恢復常規(guī)教學后會繼續(xù)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實踐,采用混合教學的方式,將一部分內容搬到網上開展教學;建議學校加快課程網絡化建設,豐富學生的主動學習內容。
在疫情防控期間,高校也應該積極主動探索多種形式的復試方式,因應變化,化危為機,推進復試方式的改革。其實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北京的部分高校就嘗試過通過電話,進行有效的復試。近些年來,通訊、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這為我們開展遠程復試提供了比2003年更好的技術支撐。
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軟件平臺,組建會議室,考生和導師組成員在其中有效交談,替代原來面對面的談話。目前部分高校建設了線上考試系統(tǒng),可以考慮在固定的時段進行遠程登錄和考試,鑒于復試主要考察的是認知高層次部分(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考試題型以非標準答案考試題為主,這樣即可以考察學生,又有效地避免了作弊等行為。醫(yī)學院校的臨床思維考核等,也可以采用我們已經在建使用的虛擬病例,進行遠程討論。對于重視技能考察的專業(yè),可以因地制宜,委托考生所在地高校進行技能環(huán)節(jié)復試,遠程觀察、共同評分。
當然,在遠程復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考生身份真實性的甄別,這可以通過運用“人臉識別”“人證識別”等技術,并通過綜合比對報考庫、學籍學歷庫、人口信息庫、考生考試誠信檔案庫等措施有效解決。其次是考試中有人協(xié)助作答的問題,這可以通過視頻會議系統(tǒng)面對面交流、非標準答案試題設計、考生考試現(xiàn)場視頻展示并全程錄像等措施有效解決。再次要做好技術保障,對軟件平臺的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等功能進行充分評估,對于不具備遠程復試條件的考生,要提出有效的替代方案,進行技術兜底保障。
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有關要求,在學生入學后3個月內,招生單位要對所有考生進行全面復查。所以對于遠程復試的學生,招生單位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復試,這也為我們遠程復試提供了兜底的保障。
總之,此次疫情中,希望通過我們縝密有效的設計、積極穩(wěn)妥地探索,確保研究生復試考核科學有效、公平公正。更希望通過我們的嘗試,推進研究生復試考核評價技術和方式的改革。
(作者系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副院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