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民生。”據省農業(yè)農村廳消息,去年我省科學謀劃推進農村改廁民生工程,加強長效管護機制建設。截至去年底,全省完成40萬戶改廁任務,建立1200多個農村改廁鄉(xiāng)鎮(zhèn)管護站,基本實現農村改廁管護服務鄉(xiāng)鎮(zhèn)全覆蓋;農村改廁管護體系延伸到了1.2萬個行政村,行政村覆蓋率在80%以上。
讓廁所真好用、能常用,就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fā)推廣合適的改廁模式,推動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去年我省總結提煉19個一類縣和2020年度13個長效管護機制示范縣創(chuàng)建成效,編制《安徽省農村改廁長效管護和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匯編》,精選14種模式供各地參考借鑒;創(chuàng)建16個農村改廁提升與長效管護機制示范縣;各類管護力量為500多萬常住農戶提供服務,常住農戶覆蓋率50%左右。
與此同時,根據國家部署組織開展2013年以來財政支持農村改廁問題排查整改,組建省級農村廁所改造技術指導專家組,對16個市進行全覆蓋督導。組織開展摸排整改成效第三方評估,去年全年現場抽查鄉(xiāng)鎮(zhèn)1242個,農戶12099戶,電話抽查16293戶,實現所有改廁鄉(xiāng)鎮(zhèn)全覆蓋。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累計摸排戶廁365.19萬座,發(fā)現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的問題廁所5.57萬座,已整改5萬戶,剩余0.5萬戶計劃于今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記者 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