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胸、轉身、眼神跟著手……雖然已是深冬,但蘭州老年模特隊練習室內(nèi)熱情洋溢,每周例行的新曲目排練如火如荼進行著,40多名平均年齡在70歲的女性身著不同款式旗袍,在指導老師李玲的帶領下變換動作,舉手投足之間散發(fā)著自信,展現(xiàn)著老年女性的知性美,“每個人都要有‘頭懸梁’的感覺,這樣整個人才會有力度”。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老年人“數(shù)字鴻溝”“醫(yī)養(yǎng)養(yǎng)老”等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而全國各地不一樣的健康“退休生活”掀起一陣熱潮,民眾越來越關心的話題。
1990年退休后,李玲從電視上看到國外老年模特隊,被“一轉身,一轉頭”的美深深吸引,“我認定了就想去完成,老伴也支持,更讓我下定決心學習模特”。
1月中旬,老年人身著旗袍排練?!「呖档?攝
剛開始學習時,并沒有李玲想象中簡單,需要耗費大量體力,轉身一瞬間要給人流暢感,需要身體靈巧,加之李玲對自己要求苛刻,一個簡單的眼神都重復上百遍練習,“我跟著教學碟片學習,也去請教老師,有時候老師覺得都可以了,只要沒有達到我心里預期,一定會繼續(xù)練習”。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國內(nèi)大部分人,特別是老年人對于“模特”的認識理解帶有“有色眼鏡”,“很多人覺得模特‘不正規(guī)’,穿的花枝招展。”李玲學習了一段時間后,還遇到了來自周圍人的不理解,勸她放棄。
面對這種壓力,她并沒有動搖,一日三餐按時按點做飯,衛(wèi)生打掃干凈,從不耽誤家里的事。“年老遇到一件喜歡的事情不容易,自己開心最重要。”這是李玲的老伴告訴她的,也是她堅持30年的安心后盾。
“不僅鍛煉形體,還學習了很多中國古典文化。”今年61歲的趙秋華是老年模特隊一員,起初加入模特隊就是為了“防止駝背”,而學習了兩年后,不僅身體素質(zhì)提高了,對“模特”還有新認識,“舉手投足之間都充滿了文化的力量”。
退休之前對于旗袍了解甚少,現(xiàn)在每天都要接觸旗袍,趙秋華便去惡補了相關知識。她告訴記者,旗袍內(nèi)涵豐富,領口、紐扣不同款式都有不一樣的含義,這些又凝結了中國女工智慧。對于她而言,是身體和精神的雙收獲。
“展現(xiàn)老年人風采和精神面貌,成為一道靚麗文化風景線。”80歲高齡的李玲,已經(jīng)帶動當?shù)厣习倜蚤_啟老年“模特生活”,如今李玲每天合理安排時間,每周都被“排滿”,當?shù)卦S多活動向老年模特隊發(fā)來邀請函,每一個隊員眼神和臉上充滿活力和希望,“不管哪個年齡段都有追求美的權力”。 (高康迪 高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