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過,烈日炎炎便成了“常駐”。伴隨著氣溫升高,人體各方面的活力也變得越來越旺盛,在中醫(yī)理論里這可是個固護陽氣的好時節(jié)?,F(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實際上對陽氣容易造成不小的損耗。若是能在夏天養(yǎng)好陽氣,很多“犟脾氣”的冬季好發(fā)作的慢性病便可得到緩解。冬病為何可在夏治?又該如何調(diào)養(yǎng)呢?本期大咖健康課,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中醫(yī)院針灸科主任醫(yī)師陳朝明就為您送上“冬病夏治”的妙招。
陳朝明,南京市名中醫(yī),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中醫(yī)院針灸科主任醫(y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針灸學會理事、急癥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針灸學會副理事長,脊柱病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中醫(yī)藥學會整脊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
從事臨床醫(yī)、教、研工作三十余年,曾主持針灸治療慢性便秘、胃食管反流病、尿失禁、慢性萎縮性胃炎、泌尿系結石、肥胖病,下肢靜脈曲張等的科研工作,擅長針灸、經(jīng)絡整脊療法及火針、芒針、腹針、穴位埋線等治療脊柱相關病、胃食管反流、抑郁癥、腰突癥、頸椎病、小兒抽動癥等疾病。
守護陽氣,就像燒旺“人體蒸籠”的那團“火”
陰和陽,這在中醫(yī)中是常常被提及的一對概念。怎么理解陽氣呢?陳朝明形象地將陽氣比作是人體的“一團火”,“人體就像一個大的蒸籠,如果蒸籠下的火比較旺盛的話,那么蒸汽就沖得到處都是。氣體就從蒸籠里噴出去,身體才不會留下一些雜物。”陳朝明告訴記者,這就像蒸米飯、饅頭一樣,蒸得旺盛才能蒸得好。
陳朝明指出,由于陽氣的不足,增長的“水濕”、痰濕就會積聚在體內(nèi),相當于鍋蓋上積了很多的水垢,這個時候就會產(chǎn)生很多的疾病,“比如說女性的乳腺結節(jié)、子宮肌瘤、甲狀腺腫大,以及各種各樣的囊腫,如肝囊腫、腎囊腫等等。”陳朝明表示,痰濕脂濁在體內(nèi)潴留,導致高脂血癥、高血糖、高尿酸血癥、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的同時,也會使正常營養(yǎng)物質不足,造成人體機能的一些減退,“尤其是在呼吸、消化、免疫系統(tǒng)都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
而人們常說的冬病夏治,為什么夏天是治“冬病”的好時機呢?陳朝明告訴記者,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外界的氣溫也相當“熱情高漲”,此時結合中醫(yī)的療法,為陽氣“推波助瀾”,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多種疾病都是針灸的重點“狙擊”對象
常言道,“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灸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yī)治療方法,且其應用相當廣泛。如果你只有在腰腿痛,或者遇上中風、面癱之類的疾病時才想到針灸,那你可就有所不知了。陳朝明介紹,針灸在治療很多疾病中已有不容小覷的“地位”。那么哪些人群適合將“冬病”放在夏天來治?陳朝明指出,有患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運動系統(tǒng)疾病,以及虛寒類疾病和亞健康人群可要把握夏季固護陽氣的好時機了。
陳朝明指出,呼吸道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氣管炎,以及一些氣道的高張狀態(tài),比如有一點小的刺激就咳嗽、過敏,還有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都可以通過冬病夏治來進行很好的調(diào)理。
同時,針灸在治療胃腸道疾病上也“赫赫有功”。陳朝明表示,當胃腸道功能比較弱的時候,也易導致體內(nèi)消化吸收的功能減退。“像是經(jīng)常容易腹瀉,便秘,甚至還有一些IBS患者就是一會兒便秘一會兒腹瀉的這類疾病,也可以通過夏季貼敷治療得到很好地緩解。
此外,老年人和小朋友也常常是冬病夏治的受益者。陳朝明告訴記者,一些骨關節(jié)病,比方說風濕、類風濕,還有一些老年人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老寒腿、骨性關節(jié)炎等骨關節(jié)方面的問題都是冬病夏治的重點“狙擊”對象。而對于體質偏弱需要調(diào)理的小朋友來說,避開有些風險的針和灸,采用穴位貼敷更是相當安全靠譜的選擇。“小朋友的皮膚比較嬌嫩,那么我們給他們貼敷的話,只要貼很短的時間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陳朝明說。
診室面對面:穴位貼讓孩子哮喘不再“找上門”
冬病夏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小朋友則是用穴位貼敷療法夏季治冬病的“大軍”。11歲的奇奇(化名)就是令陳朝明印象很深的一個小病友。三年前,奇奇第一次來看診時患有嚴重的哮喘,“小朋友試過各種西藥治療,但因此導致胃腸功能不好,身體看起來很羸弱、很瘦,沒有精神。不僅如此還影響了他的學習。”
像奇奇一樣飽受冬季易發(fā)的慢性病折磨的小朋友陳朝明接診過很多,陳朝明表示,南京市中醫(yī)院的穴位貼遵循“專人專方專穴”,根據(jù)不同患者的中醫(yī)辨證分型對癥下藥。陳朝明介紹,經(jīng)過診斷奇奇屬于肺脾氣虛,腎氣不足,所以腎不納氣,針對這兩個癥狀,專家從補益肺脾、調(diào)補脾腎兩個角度共同考慮,取一些與脾肺有關的穴位比如大椎、定喘、身柱、脾俞、腎俞、天突等穴位進行貼敷。記者了解到,小朋友使用穴位貼不僅比針灸更安全,且因為身體較小,一片穴位貼就可大致將兩三個穴位全部貼在里面。“貼了幾年以后,小朋友后來哮喘就消除了,各方面發(fā)育的都很好,而且哮喘發(fā)作的也非常少,總體上控制得非常理想”,陳朝明欣慰地說。
首次使用穴位貼敷,從短時間開始嘗試
穴位貼雖好,但也不能胡亂地貼。陳朝明指出,個人對藥物的反應機能不同,且同一種藥物的產(chǎn)地和成分都可能有細微差別。在使用穴位貼敷之前進行一個全面的皮膚考量是很重要的,避免對皮膚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一般建議剛開始從短時間開始貼,第一次可以貼40分鐘~1個小時,然后再逐漸增加貼敷時間,如果這個期間皮膚有瘙癢、疼痛、紅疹或者其他反應,就應趕快拿下來,不要再嘗試。避免造成水泡,甚至皮膚感染,這樣可能還會留下疤痕。”
同時,陳朝明指出,貼敷穴位的選擇務必根據(jù)醫(yī)生的建議。陳朝明表示,每個人體內(nèi)陽氣的分布并不相同,有些浮于外,有些沉于里,“所以一般取穴位需要依據(jù)中醫(yī)的望、聞、問、切等就是癥狀與舌苔、脈象等四診合參,進行辨證分析,以確定相應的體質,再兼顧上、下、左、右、前、后的氣血陰陽盛衰,才能將身體調(diào)到最佳的平衡狀態(tài)。例如:如果不慎陽氣引動升散太過,可能會引起出鼻血、頭暈、頭痛等癥狀。”
陳朝明提醒,運用穴位貼敷進行冬病夏治的本質是“扶陽”,因此治療期間不下冷水,不吃生冷的東西,因為這些很可能影響治療作用。” (見習記者 呂彥霖 攝制 于房浩 陳普龍(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