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運河東岸曾被吐槽為“荒郊野地”,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已是今非昔比,大工程一個接一個,一片生機勃勃。 白志海攝
華燈初上,從高處俯瞰運河兩岸,要比走在街上、駐足橋頭遠望更有味道。推開河畔麗景小區(qū)高層的窗子,煙火氣撲面而來。貫穿東西的通胡大街、新華大街車輛川流不息,南北向寬闊的北運河倒映著萬家燈火,二者在東關大橋處交匯,構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圖畫。由北運河東岸起,這些燈火一直綿延向遠方的地平線,繪成副中心繁華的底色。
別說不常來的,就算是“老通州”,隔上一兩個月再到北運河東岸走一走,也會為副中心的發(fā)展而震撼。
為什么單說河東?因為老通州人有個說法,“一條運河分開了通州的老城與新城,西岸是老城,人氣兒旺,東岸是新城,以前荒草叢生。”這么說雖不完全準確,但曾生活、往來過河東的人們,確實有著特別的感受。
80后趙先生是喬莊人,住運河西岸,遙想中學放學時,趙先生會騎上自行車到對岸,鉆樹林、走土路,到河東父親工作的廠子里吃飯、洗澡。“那時候河東簡直就是‘荒涼’的代名詞,時不時能看見垃圾堆、小墳包,白天壯著膽子敢走,到了晚上,聽說常有黃鼠狼、刺猬出沒,大小伙子也不敢過河。”
家住河東運河園小區(qū)的退休職工趙晉文對此印象更深。“以前,通州人買房子都不情愿買河東。我印象中,上學的時候和鄰家孩子去河東‘探險’,回來還得挨大人的批評,‘荒郊野地的,別瞎去’。”趙晉文2000年搬到河東居住時,同事拿他“逗悶子”:“你這又回村了啊。”
時過境遷。千禧年前后,大型社區(qū)武夷花園拔地而起,跟“繁華”不沾邊兒的河東來了人氣兒。隨著北運河治污、清淤,河水清了,兩岸綠了,更多的社區(qū)以及配套設施也沿著運河兩岸建了起來。隨著通州進入城市副中心時代,河東“荒地”換了新顏。
這個夏天,大運河東岸一系列重點工程建設正在進行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東六環(huán)入地改造工程、安貞醫(yī)院通州院區(qū)、人民大學通州校區(qū)……一個個施工現(xiàn)場熱鬧非凡。這些年,各式新型社區(qū)也紛紛在河東拔地而起,運河灣、白河灣、清水灣、珠江闕、京貿國際城等都是市民口中的熱門樓盤,人氣兒更帶火了通胡大街、芙蓉路等沿線的商業(yè),運河東岸已是一片生機勃勃。
告別“荒郊野地”,現(xiàn)在不論白天還是夜晚,更多市民都愿意來河東熱鬧熱鬧。“河東能逛的公園太多了,我家附近有大運河文化廣場、奧體公園、減河公園,跳舞的、攝影的、釣魚的、散步的人特別多。周末帶小孫子會去稍遠點兒的綠心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五一’假期來這兒扎帳篷的一眼望不到邊。家門口菜市場、商場一應俱全,經常能看到小年輕三五成群去月亮河度假村逛網紅餐廳。這些都是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再和身邊人聊起河東,趙晉文已經很多年未聽過吐槽之聲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伙兒對副中心日新月異的贊譽。
“頭些日子給小孫子輔導作文,主題是‘我心中的大運河’,小孫子寫的是美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遙想當年給我兒子輔導作文,也寫過運河,那時河水污染,孩子們只能寫對運河水清岸綠的憧憬。”談到作文,想起兩代人的變遷,望著窗外運河東岸的繁華,趙晉文感慨萬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