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事件經(jīng)過。
近日,廣東某幼兒園,一名年僅4歲的幼兒口出“狂言”,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視頻中,該幼兒園老師在和小朋友玩“我問你答”游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老師問,“你們?yōu)槭裁匆獊砩蠈W呀?”
小朋友們紛紛回答建設祖國啊,當科學家啊,當老師啊之類的。這時,輪到一個穿橙色衣服的小男孩,一下子,畫風突變。
小男孩很靦腆,也很緊張,一雙小手無處安放的搓弄著。他怯怯地答說:我為了長大了不想在中國住了,想去英國。
此視頻一經(jīng)曝光,迅即在網(wǎng)上引起爭議,而該幼兒園也因“教育失職”正在接受調(diào)查。
關(guān)于為什么上學讀書,長大了要做什么等等,是身為大人的老師,最愛拿來考察小朋友是否有遠大志向的試題。
標準答案是什么大家自然明白。
以前,也曾有小朋友因回答說長大了想撿垃圾、想去要飯等等廣受爭議。
但想撿垃圾和想要飯,最多被當成不按常理出牌或沒出息的標本看待,而這次廣東的這個小朋友,則一下子把問題升級到了“愛G教育”的高度。
由此想到前不久,我在農(nóng)村的8歲小外甥電話里跟我說:“長大了也要去北京工作。”
小外甥說出這樣的話有兩個原因:一是北京是首都并且很遙遠;二是因為他姨媽在北京,于是北京就自然成為孩子的詩和遠方。
我不知道廣東那個小男孩說到想去英國,到底是什么背景,受什么影響。
如果一定要追查,那么我小外甥說要去北京,他的老師是會認為他有理想,還是會認為他不愛省不愛家鄉(xiāng)?
還有,同樣是廣東的小男孩,如果他說的不是想去英國,而是想移民去火星,那么大家到底是該夸他有抱負,還是應該說這孩子不愛地球?
敲重點,我們已經(jīng)進入一個全球化時代。
選擇到哪里生活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的自由,只要你本事足夠,想上天都沒人攔你。
同樣,一個人想在這里,而不想去那里,是由各種因素決定的,也是很私人化的事情。
有人想到歐美國家生活,不也一樣有歐美人認為自己的國家“好山好水好寂寞”,從而跑到中國來嗎?
這些年沿海城市紛紛搶人,年輕人也喜歡往長三角和珠三角跑。對此,我們也不能因此批評說他們不愛家鄉(xiāng)吧。
同樣,愛不愛一個地方,不能以他所處的地理位置作為評判。
抗戰(zhàn)時期,海外華僑不惜代價,紛紛捐款捐物捐飛機;
武漢疫情,海外游子同樣千辛萬苦,捐錢捐口罩捐設備!
留下來的不一定就很愛G,一些人可能是條件不允許他走而已;而那些想到國外生活學習的,也不一定就不愛G。
相反很多人都說,到了國外,反而更懂得愛G了。
我一直認為,愛G、愛家鄉(xiāng),跟愛自己的父母一樣,都是一種人性本能。
不必時刻掛在嘴邊,但是一定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里,一到關(guān)鍵時刻就會被激發(fā)出來。
我最近進入了一個“在京老鄉(xiāng)群”,偶爾說到家鄉(xiāng)的落后,個個都是一通數(shù)落,但一聽說有點成績,又個個都恨不得熱淚盈眶。
所以留下來的,我們表示尊重;想去國外生活的,我們是不是該同樣致以祝福?
這才應該是一個大國國民該有的樣子。
回到廣東小男孩的那句話,想去英國生活,又不涉及違法犯罪,有什么問題嗎?
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不是應該更具多樣性和包容性嗎?
如果連“上學想干什么”都要有標準答案,那這個問題還有什么意義?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調(diào)查幼兒園,因為我實在看不出老師們有什么別有用心。
如果非要說他們哪點做得不好,可能就是他們把這個視頻放出來了。
很多事情,本來可當成個玩笑,私底下聊聊得了。
可一旦放大到網(wǎng)上,就會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被人想象出了“敵情”,這才是應該警惕的。
比如這幾天同樣鬧得沸沸揚揚的寶馬冰淇淋事件——有限的免費冰淇淋,兩個小姑娘,不是想給誰就給誰嗎?
換著是我,作為一個顏值控,我可能會挑長得好看的給。
那么我會不會被扣上“好色”的帽子?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就事論事的能力。
雞毛蒜皮屁大點事,非得煞有介事,雞蛋挑骨頭上綱上線。
如果一個人對一切都抱持懷疑體質(zhì)過敏,不僅自己會失去真誠,也會給周邊的人帶來不安。
昨天我果斷解散了17譚讀者群,一些朋友私信問為什么?這篇文章就是答案。
如果經(jīng)常發(fā)言的幾個人習慣性地瞎說八道,那么這個群也就不再有存在的價值基礎。
有在這嘚啵的時間,去干點美好的事,多好!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