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駕進羅布泊車隊失聯(lián)者被找到已遇難”的消息釋出,早前的“3死1失聯(lián)”變成“4人全部遇難”。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可預料的結果,畢竟救援隊發(fā)現(xiàn)失聯(lián)車輛時,已有3人無生命體征,如此之下,失聯(lián)的另一人自然也是兇多吉少。
要知道,新疆羅布泊國家級野駱駝自然保護區(qū)夏季高溫時,地表最高溫度可達70攝氏度左右。如此之下,如果沒有好的防護措施、沒有足夠的水和食物,就如同被死神拖著走一樣,指不定什么時候就倒下了。
之所以強調(diào)這一點,并不是認為4名遇難者和自駕車隊不懂這個道理,而是他(她)們低估了羅布泊這種無人區(qū)的險惡。因為車輛一旦遇險,車上就不能待了,得找個避陽光的地方,不然人體水分蒸發(fā)量大,脫水后很容易死亡(無法及時補給水,而且溫度又很高)。
(相關資料圖)
據(jù)報道稱,從2017年開始,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曾多次發(fā)出通告:嚴禁一切社會團體、單位或個人進入保護區(qū)開展旅游、探險活動,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將依法予以處罰,情節(jié)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其中除了是為保護無人區(qū)的動物,同時也是為保護人們的安全。由此再去審視早前警方發(fā)布的“3死1失聯(lián)”通報,就能理解為何特意強調(diào)“未經(jīng)批準穿越若羌境內(nèi)國家級野駱駝自然保護區(qū)”。因為這再次告誡自駕愛好者們,擅自進入羅布泊后果很嚴重。平安返回我們就不說了,萬一出事兒可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兒。
不夸張地講,從“3死1失聯(lián)”通報釋出開始,其實輿論層面的反思就已經(jīng)開始了,也就是說,看待悲劇和帶入反思近乎是同步的,并且主打一個“要敬畏自然,要遵守規(guī)定”。只是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總有人把悲情反思搞成犀利指責。
也就是不顧4名遇難者還“尸骨未寒”,不顧遇難者家屬還處于悲痛之中,就開始在網(wǎng)上各種犀利反思(指責)了。比如“只有驢的腦,卻沒有驢的體力,說的就是這些人”;再如“腦袋還能熱得過地表溫度”;還如“自己都不重視自己的生命,只能說,就當幫國家減少了四個養(yǎng)老負擔吧”。
坦白講,以上這些犀利反思(指責)要說有惡意,估計真還沒有。但是在4名遇難者還“尸骨未寒”的情況下,這簡直就是撒在家屬們傷口上的鹽。如此強調(diào),倒不是希望公眾也像遇難者家屬一樣痛徹心扉,而是對于悲劇的絕對反思(犀利指責),總該等到遇難者被安放、家屬們過了悲痛的勁兒后。
因為這其中存在一個人道主義的問題。雖然從事理上講,4名遇難者和自駕車隊確實違背了管理規(guī)定,但是從情理上說,4名遇難者也是無辜的,因為就算做得再不對,也沒到了付出生命代價的地步。
甚至說回整件事情,歸根結底地說,原因出在車隊管理和統(tǒng)籌上,因為根據(jù)網(wǎng)傳的消息(不一定全面,有待證實)來看,前前后后,不管是直接導致悲劇的因素,還是間接導致悲劇的因素,都是比較低級的錯誤。
可是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所謂的“敬畏自然”總是在付出一定代價后才會有感觸。以至于悲劇往往都是充滿“不相信的眼淚”,而不是裝滿“一籮筐的教訓”。也正因為如此,面對類似的悲劇,輿論層面更該大鳴大放。
但是大鳴大放要多集中在科普上,后怕上,而非是犀利的指責上。因為但凡悲劇發(fā)生后,意味著遇難者只跟家屬有最直接地觸動關系,而作為旁觀者,悲情也好,反思也罷,既不要帶入到痛徹心扉的地步,也不要冷漠成滅絕師太的模樣。
因為回到悲劇的絕對命題——生死層面,于公于私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nèi)绾螌Υ吧耪呒捌渌ㄋ﹤兊募覍?,意味著陌生人也將會如何對待我們及我們的家屬。所以請不要在這個時候犀利反思了,起碼言語上不要那么大刺刺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