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演繹“家庭情景劇”。
“為什么媽媽總是偏心妹妹?我覺得媽媽好像不愛我了”——這是二孩家庭中,大寶常常會有的想法。11月12日,象山縣石浦鎮(zhèn)中心小學的一群孩子們走進社區(qū),把家庭中常見的問題,通過情景劇表演的形式進行了生動的演繹,并邀請家長們前來觀看。
象山縣石浦鎮(zhèn)中心小學是全國第一所業(yè)余家長學校,在家校共育方面,學校一直沒有停止過探索的腳步。這次的“情景劇進社區(qū)”,學校組織學生們自主選擇家庭問題并編排成劇本,為的就是能夠從孩子的視角出發(fā),反映家庭教育方面的現(xiàn)象。在眾多情景劇中,最引發(fā)家長共鳴的,則是“家有二寶”這一主題的短劇。
(資料圖片)
二孩家庭如今越來越多。以象山縣石浦鎮(zhèn)中心小學為例,學校共有學生875名,其中為二孩家庭的有462名,占學生總人數(shù)的52.8%。很多班主任老師在家訪過程中了解到,不少二孩家庭中存在著兩個孩子相處不愉快的問題。
將生活中“心碎的瞬間”寫成劇本
孩子們的真情演繹引家長反思
現(xiàn)場,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家庭中的大寶和二寶,正在爭搶一個布娃娃。
“我想玩這個娃娃,你都玩了這么久了,為什么不能讓我玩一會兒?”姐姐不高興地說。
“這是媽媽買給我的布娃娃,為什么要給你玩?”妹妹也一臉不樂意。他們互不相讓,家長聞聲而來。妹妹撒嬌地對媽媽說:“媽媽,姐姐欺負我,她搶我的玩具?!?/p>
姐姐極力解釋:“媽媽,我沒有,我只是想問妹妹能不能借我玩一下玩具,我沒有欺負她?!笨蓩寢屇樕F青:“你還在這里解釋什么?欺負妹妹就是欺負妹妹,不要給我扯別的!”
在一頓推搡之后,姐姐痛哭流涕,看著妹妹得意的樣子,心里不禁泛起了一陣委屈。這時,姐姐內心獨白:“為什么和妹妹吵架都是我的錯,明明妹妹也有錯,卻只罵我一個?”
劇情到這里,全場鴉雀無聲。小演員們結束演出后鞠躬離場,而家長們卻還沉浸在劇情中。有的一言不發(fā),似乎在自省,有的掩面而泣,認為自己沒有盡到家長的職責?!斑@一幕演得太真實了!我們家姐弟倆就是經(jīng)常因為小事爭吵,而我也總是先批評大的,總想著弟弟小不懂事,從沒想過大寶是否受傷?!?04班金芷雨的媽媽說。
“我們班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學都是有兄弟姐妹的,我們大多是大寶,平時聊天會經(jīng)常分享家有弟弟妹妹的快樂與煩惱。他們乖巧時還挺好玩的,但一旦發(fā)生矛盾,就會向父母告狀,而父母往往會指責我們不懂事?!?03班的顧芯瑜同學是這個劇本的創(chuàng)作者之一,她表示,這個劇本里融合了她生活中很多“心碎的瞬間”。
603班的王子軒同為劇本創(chuàng)作者,他以一個獨生子的視角參與了劇本的構思。他坦言,如果自己有弟弟妹妹,而爸爸媽媽又表現(xiàn)得特別偏心,那他也會很傷心。
“二孩沖突”頻發(fā)的根本原因
可能是“占有欲”作祟
“玩具只有一個,雞腿只有一個,媽媽也只有一個,但孩子卻不止一個。這可能是現(xiàn)在‘二孩沖突’最根本的原因。”寧波市名班主任、石浦鎮(zhèn)中心小學老師翁丹丹也來到現(xiàn)場觀看了孩子們的表演,并作為“二孩媽媽”現(xiàn)身說法,分析了“二孩沖突”可能發(fā)生的原因。
在翁丹丹看來,孩子之間產(chǎn)生矛盾是因為“占有欲”作祟。“如果家里只有一個小孩,那不管是爸爸媽媽的關愛和購買的玩具零食都是他一個人獨有的,但如果家里不止一個小孩,他們勢必要和他人分享這一份愛?!?/p>
翁丹丹認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不可能跟大人一樣理性地去分析問題,他們可能會用哭鬧的形式去爭取自己的“權利”,而一聽到孩子的哭鬧聲,家長可能就已經(jīng)頭大了,更別提去思考處理方式了?!凹议L最希望看到的畫面就是,大的能把小的帶好,兩個人能相處愉快,這樣就輕松多了。但是事實正好相反,越希望大寶能多讓著小寶,大寶心里往往會更委屈,兩個孩子就越相處不好?!?/p>
603班的葉爾柏作為家里的大寶,對此深有同感。他知道自己是哥哥,應該要讓著弟弟,但是明明自己也是孩子,為什么要每天扮成懂事的大人呢。“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沒有弟弟,爸爸媽媽是不是就只愛我一個人了?!?/p>
除了孩子本身的“占有欲”之外,還有一個現(xiàn)實原因。象山縣教育局教科研中心副主任、象山縣家庭教育培訓中心校長宋厘國提到,中國的家庭里有一個現(xiàn)象比較常見,就是孩子多了之后,祖輩的參與也就更多了。雖然能給父母減輕一定的育兒壓力,但也會衍生出各種問題?!白孑呁鶗鼘檺鄹〉哪莻€,愛的天平可能會更傾斜。同時,祖輩的過多參與容易使家長變成‘甩手掌柜’,‘二孩矛盾’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激化。”
如何“一碗水端平”
父母的引導很關鍵
在當前社會,有二孩的家庭不在少數(shù),其中有“二孩矛盾”的家庭也屢見不鮮。那么,父母做好正確引導,讓兩個或多個孩子都能好好相處,則是提升多孩家庭幸福感的關鍵。
“父母要以公平之心來對待孩子,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情緒?!彼卫鍑J為,作為父母要主動、有意識地去學習如何平衡孩子之間的關系。很多父母都是獨生子女出身,沒有處理這種家庭現(xiàn)象的經(jīng)驗,所以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才能成為“聰明的父母”,讓親子關系更加和諧。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系教授、浙江省婦女兒童發(fā)展智庫專家劉少英也認為,家有多子女,“一碗水端平”格外重要,父母需要掌握兩點技能。
首當其沖的,是父母要作為引導者,而不是批判者。她認為,同胞之間的沖突類似孩子與同伴之間的交往,是體驗和學習社會技能的好機會。父母盡量不要介入,除非孩子來請求幫忙,或者有身體傷害時才介入。
介入后,父母也要以傾聽者的姿態(tài),詢問孩子為什么會發(fā)生沖突。先讓孩子們分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知孩子沖突會對彼此帶來的傷害,引導孩子想辦法解決,希望父母如何幫助他們。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學會社會交往技能。
其次,父母兼顧子女間的公平,不能站在成人的公平認知立場,而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劉少英舉了一個例子:小寶4歲,大寶10歲。父母根據(jù)孩子的胃口大小給了大寶一塊大蛋糕,小寶一塊小蛋糕,小寶不干了,哭著喊著要和哥哥一樣大的蛋糕。
“但如果這時候父母把小寶的小蛋糕切成2-3份,再告訴小寶,你的蛋糕比哥哥多,哥哥的蛋糕比你大。這時候小寶就覺得很開心,這是小寶年齡特點決定了他的需求是希望自己最大,自己最多,只要有一個方面得到滿足即可。但對于10歲的大寶,則需要直接詢問大寶,‘你怎么想,你想要怎樣?’”劉少英認為,滿足孩子的需求,才是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寧波晚報記者 林樺 通訊員 邵瓊
關鍵詞: 一碗水端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