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虞成安(右一)在教志愿者維修家電。
(資料圖)
昨天上午,全國勞模虞成安如約來到北侖新碶芝蘭社區(qū)。在這里,他有一個工作室,每周六“坐診”,為居民免費維修家電。這項公益服務從2014年開始,未曾中斷。
如今,“周六之約”走進第10個年頭,迎來一些可喜的變化。往日,工作室里只有他一人,昨天則多了3個人,都是虞成安的“徒弟”。
千余條維修記錄
見證10年公益路
“你們看,這是控制板上的電容器壞了……”一臺掃地機器人擺在桌面上,虞成安一邊拆解,一邊給身旁的3名志愿者講解。這是昨天上午9點多,記者走進工作室時看到的場景。
說話間,居民唐阿姨拎著一個消毒液噴霧器走了進來。
“虞師傅,有空時幫我修一下好嗎?不著急的?!?/p>
“好的,你留個電話,修好了聯(lián)系你?!?/p>
昨天上午,虞成安8點就到了工作室。在修好一臺電風扇后,他計劃還要修好一臺掃地機器人、兩個智能電飯煲。因為這3個電器都是控制板出了毛病,維修時間會比較長。雖說很有可能要“加班”,但他還是特意把手上的動作放緩,讓3名志愿者看仔細。他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有人接棒,才能服務更多人。
虞成安今年56歲,入黨19年。工作崗位上,他是行家里手,2020年獲評“全國勞動模范”。入職寧波油港輪駁有限公司近30年,他帶頭攻克各類船舶“頑癥”上千起,累計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直接經(jīng)濟效益1200多萬元;公益路上,他是先行者,早在1999年就獲得“寧波市優(yōu)秀志愿者”榮譽。步履不停的他,一身紅馬甲,車上常備3個工具包,穿梭在各類志愿服務現(xiàn)場。
2014年,芝蘭社區(qū)專門為虞成安打造了一個便民服務工作室。從那時起,居民便把修不好、沒處修的家電陸續(xù)送來。
單頁20多條,正反兩面寫了40多頁。記者看到,桌面上放著的一本本子上,密密麻麻寫著千余條維修信息,這是他在工作室10年來的維修記錄。
“這些都是不能當場修好了,我就記錄下來,修好了再聯(lián)系居民來拿。”虞成安說,“有些家電只有一點小毛病,當場很快就能修好,人家等在一邊,馬上拿走,那就不用記?!?/p>
修復的不只是電器,還有居民與之的情感
“高中時,我有一臺收音機壞了,找人修太貴,就請物理老師幫忙。后來老師組建了一個興趣班,教我們機電維修技能。畢業(yè)后我想開店,就咬咬牙花了900元考出彩電維修證書,還在維修店里實習了大半年。結果,店沒開成,當了一名技術工?!庇莩砂舱f,當初本想學一個賴以謀生的技能,沒料到這項技能不僅讓他在工作中融會貫通,做出了一些成績,還能在業(yè)余時間為居民服務。說起往事,虞成安覺得這當中的“機緣巧合”是如此有趣。
也正是這樣的“機緣巧合”,讓他的生活多了許多光彩和難忘的回憶。“經(jīng)營”工作室這10年,很多時候,虞成安修復的不只是一個個電器,還有居民與老物件之間的情感。
“以前有個獨居老人送來一臺收音機,我花了20分鐘修好了,他非要給錢,我不肯收。為了表達感謝,老人向我鞠了個躬?!庇莩砂舱f,原來,那臺收音機已經(jīng)陪伴老人多年,老人對它有很深的感情,不舍得扔。得知背后的故事后,虞成安覺得自己所做的事特別有價值。
還有一位居民曾找到虞成安,稱自己的弟弟患有小兒麻痹癥,平時很少出門,就在家里看電視解悶,電視機壞了之后情緒有點低落。虞成安答應,忙完手頭的事情就上門去看看。那是一個老式電視機,高壓包壞了,要重新點亮顯像管,必須更換合適的零件,且需不斷調試。虞成安索性把電視機拉回工作室,修好后又送了回去。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3名志愿者加入工作室
前幾年,虞成安搬離芝蘭社區(qū),但每周六依然會開車15分鐘來工作室為居民服務。
堅持公益,讓他名聲在外,有人會開車大半個小時把有故障的家電運過來。對虞成安來說,維修不難,很多時候費時費力的還是尋找合適的零部件。為了一個小配件,他會跑遍大大小小的市場,市場里找不到,就到網(wǎng)上淘。很多配件都是他自掏腰包買的,這么多年來,為此花了多少錢,他從未算過?!氨緛砭褪菫榇蠹曳盏模@筆賬沒啥好算。”虞成安說。
“虞師傅這人交關好,我們也想以他為榜樣?!闭f話的是黨員志愿者陶廣,昨天,他和另外兩名志愿者施金、葉賀添一起,現(xiàn)場“拜師”。這份儀式感的背后,包含了他們對虞成安的敬佩,也包含了他們投身公益的熱忱。
“在眾多志愿者中,我們挑了這3位,都是有一點家電維修基礎的,希望在虞師傅的幫帶下,能為工作室提供助力。人多力量大,我們考慮接下來讓工作室在平時也能為大家提供便民服務?!敝ヌm社區(qū)黨委書記李靜琦的一番話,讓虞成安眼前一亮。因為,這正是他所希望的。
寧波晚報記者 陳燁文/攝 通訊員 陳紅 賀瑾 劉錦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