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wǎng)記者王博 見習記者黃春曉 通訊員建彤 立高
(資料圖)
今天上午,寧海縣強蛟鎮(zhèn)農業(yè)農村辦副主任鄔翱宇和該縣水利局工程建設管理科科長應建彤站在團結塘堤壩上,商討如何因地制宜,將與團結塘相鄰的團結湖打造成當?shù)剜l(xiāng)村振興的重要節(jié)點。
海塘庇護下的強蛟村落。
位于象山港畔的團結塘,分主、副兩條海堤,總長度795米,防潮標準為50年一遇。在臺風“杜蘇芮”“卡努”影響期間,團結塘堅如磐石,宛若巨人一般張開雙臂,守護了周邊1.7萬余人、6000畝種養(yǎng)基地的一方安瀾。
海塘庇護下的強蛟村落。
然而,幾十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
“我們沿海地區(qū),歷史上就有修建海塘的傳統(tǒng)。團結塘的歷史,可追溯至1970年,當時各村就地取材,用石頭和泥土修建海塘。1990年,又將土石壩改建成了砌石壩?!编w翱宇告訴記者。
時針暫停在1997年8月18日。當天,受9711號臺風影響,寧海全縣120公里海塘被摧毀。作為重災區(qū)之一的團結塘,海水齊胸,陸上交通中斷,房子、農作物受損嚴重。
與海塘隔海相望的橫山島。
從那時開始,當?shù)叵露Q心,建設新標準海塘。
在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1998年下半年,鋼筋混凝土澆筑、高程7米的大壩拔地而起。
2008年,當?shù)赜謱F結塘進行了除險加固,大壩高程提升至7.8米,防潮標準提升至50年一遇。
“團結塘從最初的沒有防潮標準,一步步提升至50年一遇,就好像人一點點長大,慢慢變得強壯?!睉ㄍf。
寧??h強蛟群島。
這兩年,團結塘新增了不少數(shù)字化設施設備,最典型的當屬內外墻潮位監(jiān)控設備。下一步,當?shù)剡€將結合海塘安瀾工程,在安全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周邊道路環(huán)境,賦予團結塘文旅融合的全新內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