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訪華
在很多人看來,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訪華的目的,是為了在中國撈錢,其實這點無可置疑,不過在這次的中法會晤中,雙方互相都有合作。原本我們以為,馬克龍會像以前的歐洲政要一樣,在中國的時候,說的好好的,結果一會去,就立刻翻臉了,但這次的訪華之旅,可以看出,馬克龍所領導的法國,是帶著誠意來的。
【資料圖】
后續(xù)回應
在返回的途中,媒體就馬克龍一些中國問題進行采訪,馬克龍表示:這次的訪問非常的成功,感謝中國,感謝廣州,感謝中法這次愉快的合作,在問及包括烏克蘭的問題和臺灣問題的時候。
馬克龍表示:歐洲不應該成為美國的追隨者,我們應該建立歐洲自主的防御體系,脫離美國的領導,這點非常的重要,歐洲不是美國的打手,既然在烏克蘭的問題上,歐洲沒有辦法出面解決。那么面對中國臺灣的問題上,奉勸歐洲也不要去干涉臺海問題,因為這樣做,不符合歐洲的直接利益。
歐洲自主化
因為臺灣問題利益上,對于歐洲來說,是無關緊要的。馬克龍表示:歐洲自問下自己,在臺灣問題上,如果臺灣問題升級了,那么對于歐洲來說,要么面對美國,要么面對就是日益強大的中國,這樣做不值得。
軍事專家表示:歐洲想要脫離美國,這個過程是異常漫長的,首先歐洲脫離美國后,需要面對強大的中國和俄羅斯,如果沒有美國的武器裝備和技術,那么歐洲就難以面對來自于中俄所帶來的挑戰(zhàn)。
歐洲防務體系
馬克龍在訪問中建議,歐洲要減少對美國武器和能源的依賴,歐洲要建立自己的國防工業(yè)生產能力。 他更進一步提出,歐洲應該減少對“美元的治外法權”的依賴,這政策正是中、俄兩國正在做的“去美元化”效應。
實際上,在美國對中俄的制裁過程中,歐洲以及美國本國內的公司,都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美元成為了美國制裁他國經濟的武器,這種制裁下,讓美國和歐洲都失去了和中俄在多項領域中,競爭的機會。
美法潛艇訂單
從法國總統(tǒng)的此次訪華,可以看出,馬克龍是真的想讓法國以及歐洲盡快的加速,去美元化的過程。有媒體曾表示:馬克龍此次的訪華,是為了應對美國竊取法國的潛艇訂單,所實施的行動。
眾所周知,美國人眼中只有美國利益,相對于美國的損人利己的外交政策,中國的雙贏政策,正在獲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認可,而法國也是美式霸權外交的受害者。
AUKUS計劃
美國在沒有通知法國的情況下,將法國900億美元的常規(guī)動力潛艇訂單,換成了由美英澳合作的核潛艇訂單,當然了,法國雖然事后表示:美國這是對自己的朋友插刀子,因此這件事情,導致了美法的關系發(fā)生了改變。
2021年9月15日,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宣布成立一個新的印太安全聯(lián)盟,名為AUKUS(發(fā)音為‘奧庫斯’)計劃。這個聯(lián)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和威脅。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合作就是,美國和英國將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動力潛艇,而不是常規(guī)動力潛艇。這意味著澳大利亞將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之后,全球第七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這個決定引起了法國的強烈不滿和憤怒,因為它導致了澳大利亞取消了之前與法國簽訂的一項價值900億美元的潛艇交易。這項交易是在2016年達成的,法國承諾向澳大利亞提供12艘常規(guī)動力潛艇,基于法國的“梭魚”級核潛艇設計。這是法國歷史上最大的出口合同,也是法國海軍集團的重要收入來源。
法國:遭到了背叛
法國方面表示,他們沒有事先得到任何通知或協(xié)商,感覺受到了背叛和欺騙。法國外長勒德里昂稱這是“背后插刀”,并指責美國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沒有尊重歐洲盟友的利益和聲音。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也做出了強硬反應,召回了駐美國和駐澳大利亞的大使,并取消了原定于當年9月17日舉行的弗吉尼亞大海戰(zhàn)240周年紀念活動。
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事后則表示:他們的決定是出于戰(zhàn)略考慮,核潛艇能夠提高澳大利亞在印太地區(qū)的安全和威懾能力,而且不會影響他們與法國和歐洲其他盟友的關系。他們還強調,他們不打算發(fā)展或部署核武器,只是使用核動力推進系統(tǒng)。
其實也不難看出,以前的文章中我們就提到過美國正在拿自己的信譽來賺錢,馬克龍以及歐盟領導人的訪華,就能夠看出歐洲正在對美國越來越不信任,而法國的這一舉動,或許會形成連鎖效應,因為這將會加劇歐洲脫離美元化的進程。
本文總結
馬克龍所提到的歐洲自主化其實很重要,當今世界中美兩大國的對立,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歐洲如果沒有自主能力,那么在隨著中美沖突對抗升級的過程中,歐洲會逐漸的成為超級大國沖突之間的附庸品。畢竟中美是世界兩大經濟體最重要的組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