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毒哥&玉成
來源:毒雞湯(ID:Du-JiTang)
01
隨著氣溫越來越高,中國很多地區(qū)的汛期也到來了,最近來勢洶洶的一個是臺風杜蘇芮,另一個就是北京的暴雨,都對當地的居民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按照慣例,自然災害過后都會有一個救災的過程, 除了官方之外,很多熱心企業(yè)和市民都會給災區(qū)捐贈錢和物資,共渡時艱。
這本是一件暖心的事情,然而最近山西爆出了一個新聞,讓這份正能量蒙上了一層陰影。
山西運城稷山縣某村的村民近日爆料,說在一個偏僻的山溝里,發(fā)現了大量被遺棄的面粉和方便面。
所有這些物資都用編織袋裝著,堆在一起,顯然是集中運輸然后被遺棄的。
有村民簡單檢查了一下,發(fā)現其中光是面粉就有二十多袋,總重量大約一噸左右,雖然包裝已經開裂了,但里面很多看上去還是可以食用的,方便面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就讓人很疑惑,究竟是誰那么浪費,把東西全扔在山溝里面呢?稍微一查,不得了了,原來這些都是救災物資。
兩年前也就是2021年,當地發(fā)生了一次比較嚴重的洪災,部分村民無家可歸,當地馬上啟動了救災方案。
也有企業(yè)向村民捐贈了物資,現在被發(fā)現的面粉和方便面就是其中一部分。但如今兩年過去了,為什么物資始終沒有發(fā)到村民手里,反而被扔了呢?
憤怒的村民找村委要說法,得出來的回應卻非常讓人無語。
一名村干部解釋稱,并不是他們故意不發(fā),而是當時收到的物資太多,這一部分的物資被放到了被子后面,導致他們沒看到。
等過一段時間發(fā)現的時候,物資已經過期了,因此迫不得已,只能把東西扔掉。
這個解釋,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反正在我看來是挺離譜的。
首先這個回應焦點頗為模糊,從收到物資到村民發(fā)現物資被遺棄,足足兩年的時間,那么村干部究竟是什么時候在倉庫里發(fā)現這批被忘掉的物資的呢?沒說。
如果是在災后不久發(fā)現的,只不過物資捐來的時候就已經臨期,導致被發(fā)現的時候就已經過期了,那勉強還說得過去。
但如果物資只是稍微過期,也不是不能利用的,比如可以做成飼料,總比白白扔了要好,尤其在農村,這種行為怎么看都過于造孽了。
如果東西是最近才被扔的,已經過期很久,真的一點都不能利用了,說明物資在倉庫里放了整整快兩年的時間。
那一個更大的問題就來了:這些村干部平時都在干什么,日常管理是怎么做的,怎么會讓一批救災物資拖了兩年都發(fā)不下去?
無論是哪一個可能性,村干部都難辭其咎,一個蒼白的解釋肯定解決不了問題。
02
在網上愈演愈烈的輿論壓力下,7月29日,當地鎮(zhèn)政府不得不發(fā)布了回應。
回應中稱,物資之所以被遺棄,是因為捐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是臨期食品,一起來的還有一些舊衣物,村民不愿接受,所以一直在倉庫里放著,后來過期了就被扔了。
至于處理,那是非常的輕,幾名村干部只是在會上檢討了一下,然后扣了點績效,可見上級部門其實也沒把這太當一回事,隨便罰酒三杯而已。
鎮(zhèn)政府的這個解釋,也是非常蒼白,但這估計就是大眾能夠得到的最終版的回應了。
為什么結果會如此讓人失望,知乎網友的這個回答,我是同意的。
以面粉為例,被遺棄的面粉大概有一噸,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以市場價來論,值個3000來塊錢。
我查了一下,這個村子大約有500戶人,如果真把這噸面粉給分了,平均每戶拿到手也就兩斤,屬于不給浪費,給了作用又不大那種。
如果村干部們當時沒啥事情可干,說不定還愿意花幾個小時把物資分一分,但結合水災的背景, 顯然那段時間是會比較忙。
等忙完之后,又不愿意為了這點“小物資”勞動自己的大駕了,而如果把東西賣了,一來賣不了多少錢,二來有被發(fā)現的風險,最后干脆把東西放到過期,一扔了之。
所以這件事歸根到底,就是基層干部懶政,上級部門又沒有有效的監(jiān)督手段,很多事情隨便糊弄一下就過去了。
這次還說剛好被村民發(fā)現了,但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又有多少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呢?
而如果捐贈物資的人看到自己的心意被這樣糟蹋,又會有什么感想呢?
這種事情真的不能細想,越細想就感覺越心寒,剛好又碰著最近又有些地方準備募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很可能就是一次公關危機,還有一筆筆糊涂賬。
03
其實這件事情最讓人細思極恐的,還不是物資被扔這件事本身,而是上級部門的處理態(tài)度,實在過于輕飄飄了。
不得不讓人懷疑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說,是否已經司空見慣了?
說起來,雖然捐贈物資是一件好事,但是具體到落實的層面,的確還有很多門道。
比如像這次的事情,雖然募捐環(huán)節(jié)應該沒出問題,東西也確確實實送到村委那里了。
但村委這種基層部門,本來就沒有非常完善的物資管理制度。
大概率就是找個村干部簽收一下,覺得有用的物資就發(fā)給村民,沒什么用的就放在倉庫里以后再說(如果比較值錢呢?),中間又沒什么監(jiān)督流程,主觀操作的空間很大。
一個不小心,就會發(fā)生“東西扔了也不給你”的現象,當然還有更大的一個可能性,就是有人干脆中飽私囊,比如去年疫情期間,就出現過基層干部倒賣防疫物資的現象。
而且這種情況還不是個例,在2021年,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就表示,供需對接不準是歷年來救災工作中的老大難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捐出無執(zhí)行”。
為什么執(zhí)行不了?
原因五花八門,有像這次那樣,因為基層干部覺得無利可圖,就干脆不動手的。
有礙于各種繁復的手續(xù),浪費時間導致物資腐爛、過期的。
還有更絕的,就是誰也說不上什么原因,但東西就是被浪費掉的,比如去年足以載入史冊的上海和遼寧互撕事件。
當時的情況就是有上海市民在垃圾桶里發(fā)現了很多新鮮蔬菜,上面還貼著紙條,顯示這是遼寧給上海捐贈的物資。
有人找當地居委會要說法,沒多久上海方面就出來“辟謠”,說扔掉的是部分腐爛的蔬菜,自己沒有浪費食物。
結果沒多久,遼寧方面也發(fā)布了一條辟謠,用長圖展示了物資運送的全過程,21小時全程冷鏈,保證送到上海的時候東西都是完好的。
包括后續(xù)網友在翻看原始爆料視頻的時候,也發(fā)現被扔的蔬菜很多都是新鮮的,至于為什么會被扔,反正也沒人個靠譜的說法,就只能見仁見智了。
事后遼寧日報還發(fā)了一條耐人尋味的微博,就懂的都懂吧。
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尚且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更別提其他小地方了。
所以說物資被浪費,除了極個別是因為捐贈的東西的確不合適之外,更多的其實還是在基層落實的層面。
某些基層干部素質本來就不夠高,加上缺乏靠譜的監(jiān)督渠道,再加上別人“白給”的東西,人就是不會珍惜,還有各種雜七雜八的細節(jié)問題,到最后能做成一件好事,居然如此之難。
只能說如果有關部門再不吸取教訓,狼來了的事情看多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大家的愛心也就被稀釋了。
恰逢最近又要開始救災工作,只希望今年不要再出現讓人失望的場景了吧。只是這個希望,你說究竟能不能達成呢?
作者:毒哥&玉成
來源:毒雞湯(ID:Du-JiTang)
別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話更刻薄。負能量也是雞湯,只不過它更真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