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前往關注閱讀全文。
昨天聊,家長的催婚催生,為什么在95后這里不靈了。
本質(zhì)我已經(jīng)揭開了,農(nóng)耕社會的人不是因為你催婚催生的效果,而是他們本來就想婚想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白鹿原上白嘉軒忽悠鹿子霖那塊水田,如果在秦代它的全球財富占比是百萬分之一,那么到了明代,千年過去了,它的全球財富占比還是這個數(shù)量級。
生產(chǎn)資料的高度單一使得傳宗接代是內(nèi)在訴求,是有現(xiàn)實基礎的訴求,并不需要你催。
你以為你起到了什么作用,其實沒有。
可是伴隨工業(yè)文明,人類高度城市化之后,白嘉軒的那塊水田可能在短短幾十年里就出現(xiàn)全球財富占比的巨大波動。
如果被城市化征用了,拆遷了,也許就價值巨大,反過來,如果始終是一塊耕地,隨著新興行業(yè)的崛起,稀釋,它的全球財富占比就急劇萎縮。
假如繼承那塊水田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個月收入只有50塊,而進城隨便送個快遞都有幾千塊,你覺得白嘉軒的兒子會怎么選?
白嘉軒傳宗接代傳的是什么宗什么代?
你以為是族譜?不,就是那塊水田,那塊水田在古代社會的全球財富占比八百年一千年都不變。
白嘉軒的兒子進城送快遞去了,他傳的什么宗接的什么代?他能送快遞,他兒子就一定能面試通過接班做快遞么?
他兒子長大后,也許快遞行業(yè)全面無人機化,根本不需要快遞員。
任何文化的背后,都有現(xiàn)實基礎的,否則你是在討論空中樓閣。
白嘉軒他爹執(zhí)意要抱孫子,白嘉軒執(zhí)意要生兒子,是因為兒子才能種地。
70年代城市里大廠職工覺得生兒生女都一樣,那是因為無論男娃女娃,都能去你爸媽廠里接班。
過去城市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接班的,你爸哪個廠,你也哪個廠。
耕地變成一份鐵飯碗的時候,人們的思想才開始隨之改變。今天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城市里要比古代弱很多,并非源自教育,而是源自生產(chǎn)結構的改變,源自工業(yè)化。
再后來,你爸下崗了,你投身市場了,當你發(fā)現(xiàn)十年換了五家公司兩個行業(yè)的時候,什么不見了?
標的物不見了。
白嘉軒那時候,你爸是農(nóng)民,你一定可以是農(nóng)民。70年代你爸是某廠的工人,你一定可以是某廠的工人。
可今天你是律師,你的孩子未必能是律師。
你沒有一個確定的東西要讓他/她傳,所以越來越多的孩子,比如95后,聽不懂父母執(zhí)意讓他們生孩子的觀念,太正常不過了。
環(huán)境變了,想法就會變,決策就會變。
我昨天打的那個宇宙飛船人和地球人的差別的比方就來自劉慈欣的流浪地球。
你只看了流浪地球2,在還沒有拍的流浪地球3里面,人類在地下城里飛了好幾代人,后面的人不理解當初為什么做這個決策,為什么要逃離太陽系。
結果他們又轉頭飛回去了。
劉慈欣在諷刺?不,他只是在告訴你,決策依托于現(xiàn)實。
你不可能指望一群雞變成了一群鴨之后,依然會執(zhí)行雞的策略。
因為所有的相關條件都發(fā)生了變化。
我曾經(jīng)聊過,過去的農(nóng)村是三重人際關系,一起種地是同事,住在隔壁是鄰居,相互聯(lián)姻是親戚。過去的城市里是雙重關系,一輩子在同一個廠是同事,住在廠家屬院是鄰居。
今天的人什么關系?沒有關系。十年換五家公司兩個行業(yè)搬了六次家,誰也不認識誰。
同樣的道理,農(nóng)耕社會之所以演化出婚姻,基于男耕女織。
男女之間是合伙人關系,是夫妻店關系,他們圍繞著同一個生產(chǎn)資料,白嘉軒的那塊水田展開全部的工作與生活,所謂事業(yè)與愛情。
今天的夫妻并不圍繞同一個生產(chǎn)資料,他們大概率不在一個行業(yè),甚至有可能不在一個城市。
他們的利益未見得像古時候男耕女織那樣長時間一致,未見得。
你想去北上廣,你老公只能在縣城里找到工作。要是不去,你要損傷自己的利益,要是去,他要損傷自己的利益。
你看到了,今天的人面臨的情況與古代完全不同,甚至與幾十年前你父母一個單位一干一輩子,也截然不同。
這是根本分歧,不是95后自私,而是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和人類婚姻起源時的設計,完全對不上。
古代厚重的彩禮是怎么形成的?
本質(zhì)上是因為婚姻是大事,終身大事,這句話一直流傳到今天。以至于今天仍然有很多父母傾其所有,花費終身積蓄,甚至舉債都要為孩子娶媳婦,婚禮大操大辦。
事實上你看下離婚率和婚姻的存續(xù)周期就知道,大操大辦十分不劃算。因為古代的婚姻真的是一輩子,而今天,也許三五年就散伙各奔東西了。
人只生一次 ,人只死一次,人只婚一次,所以古代紅白喜事要搞得這么隆重,因為就一次。
如果有個三五次,還搞得起么?
同樣的道理,為什么這個年月了,還有父母會因為親戚說能把孩子弄進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給安排個工作,而被騙走幾百萬?
因為在上一代人的眼里,找工作也是終身大事。
很多上一代的城里人,一輩子就干過一個單位或者一個系統(tǒng),一干就到退休。這不是終身大事是什么?
你讓95后怎么理解找工作是終身大事這種說法?
今年給張三干,明年給李四干,后年干脆自己干。
在父母眼里,是孩子不定性,好好的工作,說不干就不干了,你想給誰干就給誰干。
在95后的眼里,是我不定性么?是張三李四他也得活得過一年啊。我給張三干了一年,他發(fā)不出工資要關門,怎么著?我不讓他關門?非要給他白干一輩子?
小企業(yè)的平均存活周期2.9年,行業(yè)的興衰周期也才十來年啊。
是年輕人非得給自己干么?在年輕人看來,是他只能給自己干呀。
站在父母的視角下,結婚是終身大事,找工作是終身大事。
站在95后的視角下,他看到身邊的兩口子三五年就離了的人太多了,你讓他攢3,5年的錢,大操大辦一次,離了之后再攢3,5年的錢,再大操大辦一次?
他也會嘀咕,到底我是親生的,還是婚慶公司是親生的?我爸媽該不是入股婚慶公司,合伙來蒙我錢的吧?
結婚如此,生孩子亦如此。有孩子之后如果離了,這孩子誰養(yǎng)?
當?shù)鶍尩哪阋o個話呀。
站在95后的視角下,要我聽你的沒問題,但是你要負責呀。
你有穩(wěn)定的配偶,穩(wěn)定的工作,我沒有,所以我的決策系統(tǒng)天然就和你不一樣。
如果你一定要讓我按照你的決策系統(tǒng)來執(zhí)行,你就要替我做好對沖,你得給我兜底。
這就是為什么父母會覺得養(yǎng)孩子這么難,因為原本農(nóng)耕社會下穩(wěn)定婚姻,穩(wěn)定工作的壓力轉移到了上一代父母的頭上。
變成了要求上一代人去打造一個工業(yè)文明下的白嘉軒的水田。
我把話說穿了,人類最初發(fā)明婚姻的時候,就是圍繞那塊水田設計的。男女只有彼此依賴彼此合作才能圍繞那塊水田生存下去。
換句話說,婚姻從發(fā)明的第一天起就是圍繞利益深刻綁定展開的。
今天很多人說什么男人女人都太現(xiàn)實了,都太算計利益了,所以婚姻難以維系。
恰恰相反。今天是婚姻誕生以來,夫妻關系利益綁定最淺的時期,正因為如此,婚姻才難以維系。
古人的利益綁定才叫深刻,古代的男人不娶媳婦沒孩子,那塊水田就輪不到他繼承。古代的女子離開婚姻就沒法吃飯。
即便是幾十年前,難道沒有水田?你的工作就是水田,你的糧票就是水田。
往前推50年,你啥時候見過一個農(nóng)村戶口的嫁給城里戶口的?這個婚姻根本就沒法成立,因為糧票是按人頭發(fā)的,多一個人多一雙筷子沒工作單位沒糧票吃什么?
50年前也是城里戶口嫁娶城里戶口,農(nóng)村戶口嫁娶農(nóng)村戶口,而且要求有工作。
沒工作就沒糧票,沒糧票誰會和你結婚?
今天婚姻如此不穩(wěn)定,恰恰是因為愛情占比前所未有的高。人們離婚的時候經(jīng)常給個理由,三觀不合。
這算啥理由?這話放在古代算啥理由?這話哪怕放在50年前,算啥理由?
50年前你離個婚試試,你以這個理由離婚試試,你看看你在單位里會不會被傳一輩子的笑話。
看到了么?綁定男女的那個關鍵的利益點消失了,那個水田消失了。才是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的根源。
當自然的水田消失的時候,只能人工的補上。俗稱誰最想讓孩子結婚,誰來補。
一般都是父母。父母也要看有錢沒錢。
有錢人想出的辦法就是撒錢,張?zhí)m怎么做的?
張?zhí)m正告大S,你每生一個孩子,我就送一套別墅,含裝修的,含所謂200萬的會給手機發(fā)短信的高檔床墊。
即便如此,依然會有離婚,有天價撫養(yǎng)費,甚至還要喜提韓國光頭強的撫養(yǎng)費。
誰掏錢?張?zhí)m掏錢好么。全都是張?zhí)m養(yǎng),包括韓國光頭強。
這就是為什么張?zhí)m60多歲的老人了,陽了之后依然要帶病直播賣酸辣粉以至于久久無法痊愈。
張?zhí)m可憐嗎?不,她只是理解了社會形態(tài)的變化,而且做老板多年使得她非常理解別人的決策鏈。
你做過老板么?
你做過一天老板就會懂得,你每天跟員工講要努力是沒有用的,什么有用?加薪就有用。
同樣的道理,當你明明看到95后沒有穩(wěn)定的婚姻,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的時候,當你明明看到他們的決策鏈和前人的男耕女織,或者鐵飯碗不同的時候。
你其實已經(jīng)清楚了,他們的決策機制是十分不利于結婚和生育的。
這就是結婚率持續(xù)下降的原因。
這個原因如果你真想解決,要么像張?zhí)m一樣,老娘掏錢,你生孩子我掏錢,你離婚我也掏錢,我掏到底,我以一人之力,對沖生產(chǎn)關系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
要么,你就只能聽之任之。
你的孩子能力強一點,也許人家可以自己對沖不確定性,讓你抱孫子。
或者你的運氣好一點,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是十分能忍的,都理解婚姻的本質(zhì)是長久的忍耐。
在離婚率很高的背景下,自始至終不離婚,聯(lián)手給你把孫子孫女撫養(yǎng)大。
那你也少花錢少操心。
如果哪兒哪兒都不挨著,你無力做對沖,你的孩子也無力或者不愿意,那你叨叨叨,叨叨叨,像一個不發(fā)錢的老板那樣每天講,要努力工作,要努力工作,有啥用呢?
我也做老板多年了,員工就兩種。
一種是不用說人家天生就是要努力;另一種是我發(fā)錢發(fā)到他努力。
從來沒有第三種,從來不存在他不想努力,被你說到他努力,你要有這本事你馬上就是直播帶貨界的大爺,還排在四哥羅永浩的前面。
你還需要操心這種問題?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前往關注閱讀全文。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