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以來,在特大暴雨和洪水的侵襲下,109國道門頭溝段被撕扯得支離破碎。路塌、橋垮,但人心不散。截至8月3日,在北京武警官兵及各方搶險隊伍的努力下,109國道門頭溝段的搶通工作順利完成,搶險、救援、物資配給車輛從城區(qū)到山區(qū)的“生命通道”打通了。但是,目前109國道尚不能滿足社會車輛通行的需求,近期,12345熱線接到一些市民咨詢來電,大家非常關注什么時候才能進山和家人團聚。
8月9日,記者跟隨北京建工養(yǎng)護集團八公路處搶險人員來到109國道,直擊道路搶修現場。在各方搶險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下,109國道保通任務正在全力推進,武警官兵、道路養(yǎng)護人徹夜不眠地與時間賽跑,為社會車輛盡快通行創(chuàng)造條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青白口橋旁的跨河通路已經打通。
青白口橋主體結構局部下陷,搶險人員正在橋旁加急建設臨時跨河通路。
講述
走了5小時山路為接母親下山
現階段,進109國道仍需持抗洪搶險專用證件,為了保障搶險救援,原則上社會車輛只出不進。很多當地村民表示,對道路能全面向社會車輛開放“望眼欲穿”。一位住在城區(qū)的市民告訴記者,這幾天,在得知受災比較嚴重的齋堂鎮(zhèn)、清水鎮(zhèn)正在逐步恢復供水供電,他松了一大口氣,但是汛期還沒過去,他還有家人住在山區(qū),希望能盡快通路,把家人接到城區(qū)來住。
梳理近期12345熱線市民的相關訴求和咨詢,本報記者注意到,希望接老人、接放假的孩子、盼著回家看看的來電比較多,各種期盼都聚焦到109國道何時能恢復通行。
幾天前,一位村民從王平村步行5個小時進山,為的是把住在山區(qū)的母親接出來。下山途中,他正巧碰見了北京建工養(yǎng)護集團八公路處黨總支副書記王明宇一行人開車巡查道路。王明宇趕緊讓這一家人上了車,帶著他們開出山區(qū)。
“一路上我跟這一家人聊天,山區(qū)里這樣的情況還挺多的,都是盼著進山與親人團聚的。我特別著急,保通的任務一刻也不能歇。”王明宇說,熟悉109國道門頭溝段的人都知道,這條進山路有個特點,就像魚骨頭一樣,109國道就是那根主干,國道不通,則村村不通。
因此,109國道保通的任務非常緊迫。保通和搶通的區(qū)別在哪兒?王明宇介紹,在洪水的沖擊下,109國道出現多處塌方、斷路,第一階段的搶通工作,是要讓109國道至少有一條車道能走,保障搶險、救援、物資配給車輛能夠順利進山。但眼下,搶通的道路尚不支持社會車輛通行。一方面這樣的道路對于普通私家車通行來說太危險;另一方面社會車輛頻繁進出,在單向車道路段容易形成擁堵?,F在正在進行的保通作業(yè),是要通過排除隱患、填埋塌方等辦法,把109國道的道路寬度恢復到可供雙向通行,盡可能為社會車輛臨時通行創(chuàng)造條件。
目擊
緊急修建跨河路保障車輛通行
8月9日,記者跟隨搶險人員一路進山,途中看到的是大量倒伏的樹木、坍塌的道路,還有被洪水碎石沖得面目全非的汽車。沿途,運送救援物資的車輛、各類工程車輛穿梭作業(yè),爭分奪秒搶險搶修。
109國道雁翅鎮(zhèn)青白口橋長107米,是通向齋堂鎮(zhèn)、清水鎮(zhèn)等受災嚴重地區(qū)的必經之路。經過洪水的沖擊,這座橋的主體結構已經明顯出現局部下陷,橋身上出現了多處裂痕。在第一階段的搶通任務中,武警官兵在橋臺之上搭建了戰(zhàn)備鋼梁橋,以保障各類搶險車輛能夠順利通行。記者在現場采訪期間,不斷有大型車輛馱著挖掘機或各類物資通過這座戰(zhàn)備鋼梁橋。橋面很窄,大型車輛通過時司機小心翼翼,顯然,這樣的臨時措施滿足不了社會車輛通行的需求。北京建工養(yǎng)護集團八公路處在這里有一項艱巨的任務——用最短時間在青白口橋的旁邊修起一條8米寬的跨河路,這將成為一條臨時的繞行道路,讓搶險車輛及以后社會車輛的通行更順暢、更安全。
“跨河修一條路,且不能讓路阻斷了排洪的河道,任務難度非常大。”八公路處項目二部負責人鄭桂林說,根據搶險計劃,他們緊急調配了100根水泥管,這些管道直徑160厘米,編成20組以后,順著河道水流方向排布在水下,再加裝鋼絲石籠減緩水流,提升路基穩(wěn)定性,由此可完成不影響排洪需求的穩(wěn)定路基,然后再于水泥管上鋪設路面。
水流湍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如何施工也是難題,河道內多臺挖掘機正在作業(yè),搶險人員就地取材,利用碎石在河道里圍出了一片淺灘,河水被分流到了淺灘之外。鄭桂林說,現在先利用這片淺灘鋪設一半的路,然后再按照這個辦法,在河對岸圍出淺灘,繼續(xù)完成另一半道路的鋪設。
頂著驕陽,現場的搶修人員在濕熱難耐的環(huán)境中與時間賽跑,8月12日,青白口橋旁的跨河路修通了!鄭桂林說,這條臨時通路進一步保障了109國道“生命通道”的安全,也為通往齋堂鎮(zhèn)、清水鎮(zhèn)1個社區(qū)及61個行政村的各行業(yè)搶修隊伍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挑戰(zhàn)
全員全時奮戰(zhàn)不斷搶險攻堅
暴雨過后,是地質災害高發(fā)期,面對復雜危險的現場環(huán)境,每一位搶險人員都熬紅了眼,負責指揮的同志喊得嗓子已經說不出話。除了時間、天氣,他們更大的挑戰(zhàn)來自于體力?,F場搶險人員分成了幾個班組?幾小時輪換休息?八公路處項目一部負責人趙俊平聽到這樣的問題,只簡單回答了四個字——全員、全時。
在緊急修建青白口橋跨河路前,8月8日晚7點至8月9日早6點,北京建工養(yǎng)護集團八公路處搶險人員挑燈夜戰(zhàn),用11個小時打通了一段300米的下塌方路,然后,搶險人員又馬不停蹄地轉戰(zhàn)青白口橋。
下塌方路的情況也十分危急。109國道韭園橋路段向北約500米,道路看似完好,實際上在洪水的不斷沖擊下,路面下方的土已經被“刷空”了,一段300米長的道路有半幅成了懸空狀態(tài)。這條路也是搶險車輛的必經之路,只剩下一條車道會影響通行效率,且安全隱患巨大。“白天搶險的車經過比較頻繁,晚上才具備修路的條件,這一宿我們必須把這段路修好。”趙俊平說。
即便有照明設備,夜間搶險仍有著非常高的風險。這段下塌方路的落差超過10米,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夜色中,幾臺挖掘機貼著靠山的半幅路小心翼翼前行,利用炮錘將已經懸空的路面一塊塊敲掉,隨后再利用砂石料填平塌方的地方。趙俊平說,這一夜他們用了超過一萬立方米的砂石料,到早上,這段路終于恢復了雙向通行。“這樣搶險車輛進山就更快了,以后社會車輛臨時通行也有條件了。”
攻克一處塌方,再轉戰(zhàn)到109國道的下一處“傷口”,接二連三,從搶通,到保通,各方搶險人員爭分奪秒。困了累了,他們就躺在路邊瞇一會兒,睡上不到3個小時再重返搶險一線。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在此次搶險救災任務中,北京建工養(yǎng)護集團八公路處共投入300余人、186臺大型設備,目前八公路處正對109國道、清千路、雙大路等損毀嚴重路段進行緊張的保通施工。
根據最新的施工要求,截至發(fā)稿時,搶險人員正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路面清理、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完善安全警示標識等作業(yè),盡快讓社會車輛能夠安全通行。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