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廉江6死1傷的慘劇瞬間引爆網(wǎng)絡。就警方初步的情況通報來看,只是簡單地說明了案發(fā)時間,初步地定性為故意傷害案,籠統(tǒng)地交代了地點(只是說廉江市橫山鎮(zhèn)發(fā)生一起故意傷害案,并未具體提及發(fā)生地是幼兒園)和6死1傷的嚴重后果。當然還提到行兇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籍貫(男,25歲,廉江市人),至于更詳細的案情案因,因為案件剛發(fā)生不久,所以自然會指向“正在加緊偵辦中”。
按理說,警方如此簡要通報也是比較正常的。一方面,案子剛發(fā)生不久(幾個小時前),還沒來得及全方位調(diào)查;另一方面,案情重大,需要徹底調(diào)查清楚后,才能給出更詳細的通報。而這份簡要通報,主要是防止不明真相的人和別有用心的人胡亂編排誤導公眾,也就是先以正視聽地告訴大家,確實有這么個慘案發(fā)生了。
(相關(guān)資料圖)
只是,即便如此,輿論層面依然先警方一步開始瘋傳案情、發(fā)酵案因。就比如網(wǎng)傳,遇害者包括1名老師、2名家長以及3名學生。緊接著又有知情人透露,行兇男子25歲(跟警方的情況通報一致),6名死者中,其中一名死者曾開車撞了他家的小孩,然后一直沒有賠償,由此產(chǎn)生了糾紛,所以才發(fā)生這件事(砍人)。
對于以上的信息,記者向相關(guān)部門求證時,不是說“還在調(diào)查核實中”,就是稱“暫未得到權(quán)威部門證實”。之所以要強調(diào)這個問題,就想說,即便我們再怎么急于知道詳細的案情案因,但是也要等到官方徹底調(diào)查清楚后再說,而眼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共情死傷者,批判行兇者。
說到底,不管是啥糾紛,6死1傷都是“人神共憤”的慘劇。也就是說,即便行兇者在砍人前確實遭受到不公,那么也只能說他有委屈,不能說砍人就是合理的。由此我們?nèi)徱曋槿说恼f法,就要謹慎一些了。
當然這種知情人的說法只是其中一個版本,還有“拉偏架”和“評偏理”的版本,但是無論哪種知情人的說法,目前看來都是比較籠統(tǒng)的、主觀的,也就是僅僅指明了粗淺的案因,而深層的案因并沒有托出來。以至于很多人順勢便走向簡單歸因,比如“報復有理論”,又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再如“和稀泥的慘劇”。
就拿“報復有理論”來說,并不是人們真覺得行兇者就有理,而是那句“指定被逼急了”透著對死傷者的冷漠。要知道,這世界不存在絕對被逼急了,只存在戾氣淹沒理智的行為。所以對于6死1傷的慘劇,就算糾紛在前,也只能說明糾紛是慘劇的觸發(fā),而不能說明糾紛和慘劇存在必然關(guān)系。
至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種世俗之見,它有正確的地方,但是卻經(jīng)不起具體推敲。多數(shù)時候,只能作為非正式言說而存在。甚至也會被倒過來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偠灾?,這是一句怎么說都對的話,就像人生怎么選擇都會留下遺憾一樣。它本身不在于結(jié)果是啥,而主要是因為人生的單向性造成的,也就是在不確定的人生里,可憐可恨,遺憾無憾總是相伴而行的。
再說“和稀泥的慘劇”,這其實已經(jīng)在追問更大層面上對糾紛如何處置的問題了。從追問邏輯上講,這是可以的。但是面對具體的慘劇來講,還是要等到案情徹底水落石出后再進行這般追問,否則容易誤傷無辜者,讓真相陷入難以厘清的渾水之中。
另外,在沒有權(quán)威數(shù)據(jù)支撐的情況下,在看待類似慘案時,不要急著喊“最近咋這么多”。而且上來就是簡單歸因,比如把極端案例跟經(jīng)濟、就業(yè)等因素進行歸因。怎么說呢?從大樣本上講,可能有一定關(guān)系,但是這種關(guān)系是不是絕對的?其實就跟周圍環(huán)境溫度高更容易導致兇殺案的研究差不多,就是學理上有這種說法,但是放到具體案件上,卻也只能當作一種方法論去介入,而非是上來就套用。
講這個的意思是,在面對慘案時,別說知情人無法徹底解釋案情案因,就連警方在案情案因的調(diào)查上、定性上,也只能是無限接近真相,也就是從性質(zhì)和是非層面進行考量,而對于行兇者施害時的心理狀態(tài),可能除了他(她)自己知道,沒有人能完全讀出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知情人們的說法只能是滿足了輿論層面在案發(fā)階段的好奇心,而對于案情案因的挖掘,具體案子的處理,并沒有太多實質(zhì)性作用。甚至很多情況下,因為輿論層面急著拿知情人的說法簡單歸因,還對死傷者造成了二次傷害。與此同時,因為未被證實的網(wǎng)傳消息地瘋傳,還可能導致輿論層面走向失焦。
就拿廉江6死1傷的慘劇來講,其實回到公共反思層面,能做的也就是加強幼兒園的安保工作,因為從網(wǎng)傳的視頻來看,行兇者光天化日之下提刀走進幼兒園,確實是讓人難以理解的。因為普遍情況下,幼兒園肯定是有保安的,而且是那種穿制服、提盾牌的保安。
至于糾紛是啥,就算我們最后搞清楚了,那也只是行兇者和死傷者的事情,旁外人除了憤怒和感慨,貌似也反思不出太多建設性意見。所以此時此刻輿論層面的正確姿勢是,讓子彈盡可能多飛一會兒,別急著歸因,也別急著反思。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