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截斷萬畝林場水源,3成樹木缺水死亡,林場主人崩潰跪地求供水,近日該話題引發(fā)關注。
(資料圖)
3月28日跪地的男子孫國友說,2003年他在寧夏靈武市馬家灘鎮(zhèn)承包了萬畝荒沙灘,主要就是植樹治沙,但當?shù)氐碾p馬煤礦破壞了他這處林場的水源,煤礦曾承諾3月27日向林場供水但未能兌現(xiàn),導致他情緒崩潰跪地。
孫國友的林場現(xiàn)狀是,因缺水致約三成樹木死亡,煤礦還多次借故不供水。
到了3月30日,林場主孫國友甚至需要開通直播,買水澆樹的地步。
需要注意的是,孫國友說他種樹不是為了錢,在零幾年就有千萬身家,大家看看跪地求水的視頻,他和家人黑不溜秋的,我都替他不值,做好事到頭來求爺爺告奶奶,自己還活的又苦又累。
查閱想資料,發(fā)覺這個林場缺水不是近一兩年的事情,在2014年央視新聞曾報道過孫國友林場水源被破壞一事,題目是《寧夏神華寧煤雙馬煤礦排污 千畝沙林被毀》。
孫國友當時在新聞里說,他2003年在馬家灘鎮(zhèn)承包了萬畝荒沙灘,植樹治沙,由于當?shù)匦陆艘粋€名叫“神華寧煤雙馬煤礦”的項目,導致千余畝沙林被毀,破壞了水源。
沒想到快十年后的2023年,水源問題并未解決反而變得更糟了。
原本這個林場有豐富的地表水資源,往下挖兩米就有水都不需要灌溉,只要不是風沙把樹吹倒,基本上栽下去的樹苗成活率有七成。
而在附近礦場建成后的這十多年里,栽下去的樹苗成活率只有一兩成。
3月29日,孫國友家屬錄視頻發(fā)聲:大家對我們的水是否供了非常關注,但很遺憾的是暫時沒有任何消息。第二件事,可能連最后一根供水的管子也保不住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將窮途末路。
此外,2008年神華寧夏煤業(yè)集團因雙馬一礦建設項目,需占用孫國友承包地中的部分林地,經(jīng)與相關部門及孫國友進行協(xié)商補償后未履行,被判賠償經(jīng)濟損失727多萬元。
為何要解決水源問題這么難,請大家考慮一個非?,F(xiàn)實的事情:挖煤需要水,種樹同樣需要水。
挖煤可以賣錢,具有經(jīng)濟效益,可以給當?shù)靥峁┒愂?,但是會競爭各種自然資源破壞環(huán)境。種樹呢,不好意思什么都提供不了,有可能還要消耗一些資金,但是可以改善當?shù)丨h(huán)境造福后代。
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下,如果你是當?shù)刂鞴苣銜С终l?
這個事件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種樹在前,煤礦建廠在后。煤礦未批先建非法開采,污水處理廠都沒能建好就已經(jīng)開采,造成水源污染種不了樹木,等到污水處理廠建好之后檢測水質時有發(fā)現(xiàn)水質不合格,不能夠給澆樹使用。
所以現(xiàn)在灌的是處理后的水,指標不是很達標,簡單說就是有點兒鹽,澆樹確實不會馬上枯萎,但是長時間澆鹽水會讓土地變成鹽堿地,那地就會廢了,相當于不是保護環(huán)境而是在破壞環(huán)境。
我們常說兩害相權取其輕,澆咸水慢性破壞土地,不澆咸水數(shù)目直接枯萎,現(xiàn)在該怎么選都是個難題。
有人看了報道后很難過,表示要為孫國友先生發(fā)聲,他這一跪,跪的是心有不甘,跪的是好人沒有好報。絕不能讓抱薪者凍斃于風雪中,莫寒了治沙人的心。
2019年,寧夏新聞以《孫先生:執(zhí)著治沙 無怨無悔》報道了孫國友植樹治沙的事跡。
當時60歲的孫國友執(zhí)著治沙,堅韌不悔,16年時間、半生積蓄換來的是一片片綠意盎然的樹林,在荒漠中每栽下一棵樹,他心中就燃起一抹綠色的希望。
有土生土長的寧夏人對植樹治沙的事情很支持,客觀合理回答地說:
寧夏銀川靈武可以分為兩個區(qū)域:西邊是河套平原地處黃河灌溉區(qū)域,每年產(chǎn)的大米都是貢米級別。而東邊也是毛烏素沙漠的一部分,有很多煤礦,尤其是這個孫國友的林場所在地馬家灘地區(qū),九幾年的時候采油采煤超級火熱。
同時,寧夏非常缺水!氣候特別糟糕!用惡劣環(huán)境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他出生在90年代,童年的回憶就是一年四季的風沙,尤其是春天更為嚴重,沙塵暴特別恐怖,下午3點上課看著窗外竟然像是黑夜,不夸張地說能見度不到5米,大家有沒有見過下午5點伸手不見五指的天空?只要出門頭發(fā)里面到處都是沙子,沙塵暴嚴重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呼吸。
現(xiàn)在的改變和過去相比截然不同,這種小時候的現(xiàn)象變得少了,其實是這么多年以來因為有老孫這樣的人存在!越來越多的植樹造林改善了當?shù)厝说牡纳?,寧夏人應該感謝像老孫這樣的人這樣!
也有人說,不管孫國友“治沙”這件事是為了公益還是為了利益,我都選擇支持他,因為有他這樣的人才會讓寧夏的沙塵暴小一些,因為有他這樣的人寧夏的天才會更藍。
更多的人表示,“看看他的手和臉就知道這二十年的付出有多少,支持治沙英雄,不要讓好人寒了心?!?/p>
但是事情得看兩面,有科普作者認為,半荒漠地區(qū)大規(guī)模種樹是對水資源的竭澤而漁。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很渺小的,人可以適應環(huán)境、改造環(huán)境,但即使如此也必須尊重客觀自然規(guī)律。
地球上的環(huán)境是多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而這些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形成,主要成因就是溫度和降雨。
寧夏當?shù)厮Y源的有限,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根據(jù)氣候和降雨判斷,應該是溫帶草原、稀樹草原和疏灌叢,差不多就是這圖這樣的感覺。
伴隨著有限的水資源,用什么方式才是最有效地使用水資源改造自然環(huán)境?真的是靠種一種或少數(shù)幾種樹就可以了嗎?
這些樹木離開了灌溉就枯萎,即是無法建立穩(wěn)定種群,無法打造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只能算是人工種養(yǎng)人為供水才能持續(xù)的次生林,真的是改造“沙漠環(huán)境”的解決方案嗎?
歡迎大家討論。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