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為保北京安全,上游泄洪,下游的涿州就成了代價。為此,河北、北京兩地的網友,還吵得不可開交。
(相關資料圖)
先說結論,如果不泄洪,那么不只是涿州(現在泄洪的只是部分涿州),整個華北平原都要遭受危險,天津1000萬人更是將面臨滅頂之災。
此次京津冀的暴雨太恐怖了,創(chuàng)造了百年紀錄,7月28日以來,海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截至8月1日11時,流域面平均降雨量達129毫米,降水總量超400億立方米,作為對比,近三年黃河年均入海水量超過300億立方米,而三峽大壩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僅次于三峽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總庫容206億立方米,調節(jié)庫容104億立方,防洪庫容75億立方。
也就是說本次海河流域大暴雨降水總量勝。騰空一整個三峽都裝不下。海河水系由海河干流和上游的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五大支流組成。
海河流域的代表站分別為:北三河水系的薊運河于橋水庫、潮白河密云水庫、北運河北關樞紐;永定河水系的官廳水庫和三家店樞紐;大清河水系的新蓋房樞紐和十方院水文站;子牙河水系的黃壁莊水庫和艾辛莊樞紐;漳衛(wèi)河水系的岳城水庫和元村水文站。
涿州境內最大的河拒馬河,上游流經受災嚴重的北京房山。
現在琢州主要受災嚴重的是西側,西側靠山,對應的是拒馬河分流后的北拒馬河,北拒馬河上游是拒馬河,過北京十渡,再上游是野三坡。本身屬于太行山脈區(qū)域,里面都是高聳的山崖,中間河道比較淺,考慮到建設難度,日常枯水等因素,從野山坡以下是沒有調蓄洪功能水庫的,基本全河道以矮溢水壩這種為主,主要是為了在枯水期保留部分水面,壩頂遠低于河岸。
這一輪強降雨從野三坡開始都是嚴重受災,拒馬河流量巨大,直接從西部進入了逐州西側。深州西側可以看到河網還比較多分布,原來應該就是沖積平原,中間的石佛村這里懷疑以前就是洪水沖下來的第一重緩沖蓄滯洪區(qū),但是這次明顯沒有什么效果,西側直接被淹,這部分和泄洪就沒關系了,畢竟沒得蓄,哪里來的泄? 上游來多少下游吃多少就是了。
所以總結來說,沒有大型水庫蓄洪,這就意味著,上游地區(qū)的洪水,一路匯集到下游,到涿州。而涿州本身河流密集,除了蜿蜒曲折的拒馬河,還有五條河流交匯,洪水無法有效行洪,災情才越來越嚴重。
因此,涿州受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暴雨太大了,除此之外,還有就是泄洪的原因。拒馬河上端能看到琉璃河,這在北京境內叫大石河,右側還有一條河道是小清河,連接永定河,是永定河的溢流河道。右下的西韋陀村在規(guī)劃中屬于小清河分洪區(qū)區(qū)域。這幾條河匯聚后進入白溝河,連接到白洋淀區(qū)域。
此次為防御此次暴雨洪水,海河流域拿出“底牌”,啟用了八個蓄滯洪區(qū)分洪,分別是大陸澤、寧晉泊、小清河分洪區(qū)、蘭溝洼、東淀、獻縣泛洪區(qū)、永定河泛區(qū)、共渠西蓄滯洪區(qū),滯洪區(qū)域涉及河北、天津、北京三地。
所以小清河泄洪,水自然也會漫到涿州,涿州洪水主要就是這兩個原因,我們也看到了,北京其實也在泄洪,不僅僅是涿州。
我們剛剛也說了,海河流域的降雨量太大了,一旦海河泛濫,整個華北平原都將危險,而華北平原接近3.4億人口,在海河下游的天津,直接會被洪水吞沒。
所以,不泄洪,涿州也是要被淹,而且淹沒的地方會更多更嚴重,泄洪了除了涿州之外,其他地方的人會安全,大家會怎么選擇?
暴雨無情人有情,在這種天災面前,中國解放軍、中國救援隊在用心保障每一位的人身安全,如果在國外的話,天災之后,會有人管你嗎?
另外,還有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華北地區(qū)極端降雨或成常態(tài)。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季風雨帶逐漸南移,華北平原陷入持續(xù)干旱,水庫見底,21條大河斷流,地下水累計超采1800億立方米,相當于黃河三年的流量,華北平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形成觸目驚心的大漏斗,從1999年開始,北京連續(xù)經歷12年干旱,燕山明珠密云水庫, 日漸萎縮,2004年蓄水量銳減到6.5億立方米,不及高峰期的五分之一。
然而從2011年開始,形勢發(fā)生大變化,華北平原進入了豐水期,極端降水屢有發(fā)生。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近100 年來我國地表平均氣溫上升了0.5度左右,其變化趨勢總體上與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趨勢相一致“。最近 50 年我國北方地區(qū)的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華北和東北地區(qū)的增溫速率最大,達到 0.4 ~0.8 度/10 年,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qū)氣溫略降,南方大部分地區(qū)沒有明顯的冷暖趨勢。
地面溫度的升高,會使地表蒸發(fā)加劇,大氣保持水分的能力增強,這意味著大氣中水分可能增加。地面蒸發(fā)能力增強,,將更易發(fā)生干旱,同時為了與蒸發(fā)相平衡,降水也將增加從而易發(fā)生洪澇災害。
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崔丹陽根據預估了未來(21世紀)東亞季風區(qū)季風期極端降水和季風范圍的變化特征;分析了東亞季風區(qū)夏季風期極端降水變化、季風范圍對全球升溫的響應。得到這個結論:華南地區(qū),華北東北地區(qū)的極端降水將會增加,并且成為新常態(tài)!
中國要建立極端降水預警、防護機制,是一個刻不容緩的事情。
關鍵詞: